当前位置: 主页 > 水产养殖 > 正文

淡水牛蛙养殖常见病病毒病的防治技术

时间:2020-11-24

    蛙病毒病是由美国青蛙病毒及虎纹蛙病毒等感染引起的疾病。

    (一)病原

    美国青蛙病毒(RGV)属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150纳米,双股脱氧核糖核酸,无囊膜;能在草鱼卵巢细胞、鲤上皮乳状瘤细胞、鳗性腺细胞、草鱼鳍细胞株上增殖,约1周细胞产生病变;培养温度对美国青蛙病毒扩噌有明显影响,在20-3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细胞病变时间缩短,病毒滴度增加,30℃是病毒最适合的增殖温度;当温度相同时,不同的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不同,相对来说草鱼鳍细胞更敏感。病毒颗粒分散或呈晶格状排列。

    苗素英等(2001、2002)报道,从患病虎纹蛙中分离到的病毒,为20面体的胞浆内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虹彩病毒科。其主要衣壳蛋白(M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蛙病毒属的代表种蛙病毒—3型(FV3)的同源性98%,甲基转移酶基因与蛙病毒属的蛙病毒—3型、叉尾鮰病毒等的一致性为96%-97%,而主要衣壳蛋白基因的3′端与其他脊椎动物虹彩病毒比较,核苷酸序列均有所不同,所以应是虹彩病毒科蛙病毒属的1个新成员,暂将其命名为虎纹蛙病毒(RTV)。能在鲤上皮乳状瘤细胞(EPC)黑头软口鲦尾柄上皮样细胞(FHM)及草鱼卵巢细胞(CO)上产生空斑状的细胞病变。该病毒对氯仿、热(56℃30分钟)和酸(pH 3)敏感,对碱(pH 14处理1小时仍有微弱感染力)有一定抗性。病毒颗粒直径125纳米左右(王晓红等)。

    (二)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美国青蛙(又称沼泽绿牛蛙)、变态不久的幼蛙及虎纹蛙;病程短,蔓延极快,一旦发病,仅2天左右蛙群中的死亡率高达90%。

    (三)症状

    病蛙精神不振,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接着在蛙的体表有出血点,幼蛙背部皮肤开始仅局部坏死脱落,很快烂斑扩大,病情不断加重;头背部皮肤失去光泽,出现白色花纹,表皮脱落,溃烂,并露出背肌;腹部皮肤有出血点,四肢发红、溃烂;有的指及趾部充血、出血或溃烂。病重的蛙很消瘦,解剖发现肠壁严重充血,肠内无食物,有的肝或胆囊肿大,不久即死。

    (四)诊断

    (1)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

    (2)确诊需进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或进行病毒分离培养。

    (3)采用聚合酶联反应进行快速检测。

    (4)谢简等(2002)报道,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可作为疾病早期诊断,不仅灵敏、准确、快速、费用低、操作相对简单,且可以定位,能检测到动物体内的受侵害程度以及病毒侵染的靶目标,进而可以用于研究病毒入侵宿主的途径和疾病的发展过程。

    (五)预防措施

    (1)养蛙场地、水体、工具及食台进行打扫、清洗、消毒。尤其是食台及工具要天天打扫,定期消毒。

    (2)严格执行检疫制度,不从疫区购进蛙种。

    (3)加强饲养管理,投喂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不能投喂病死鱼、病死蛙、腐败变质的饲料等),泼洒养殖保、玉垒菌等,保持环境优良、稳定,提高蛙体抵抗力。

    (4)注射蛙病毒疫苗(灭活细胞疫苗),免疫保护率高达95%,该疫苗已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申请到发明专利。

    (六)治疗方法

    尚未进行研究。
 
 
努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