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生猪养殖 > 正文

种猪市场需求有变化,高产、体型大的更受欢迎

时间:2021-04-25

  环保规范的常态化和养殖结构的调整,正在深刻地改变养猪业的形态。也深深影响着种猪市场需求的变化。从2016年到现在,种猪市场普遍火爆,中国养猪企业从国外进口的曾祖代种猪也从2015年的4442头,增长为2016年的5746头,反映着种猪市场的理性回温。

  从进口猪的品系倾向上,近两年的加系、法系风头正劲,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生猪市场的需求变化,从崇尚单一性状,发展为对整体性能和效益的追求。与此同时,大型公猪站,冻精技术也在风起云涌地发展起来,为中国猪业这个庞大的基因市场增添了新的选项。

  加系和法系强势崛起

  大型企业扩展快,对高质量种猪的需求变大,此外全行业对生产效率、活产仔数的追求,引发了种猪市场的增长,此番变化是行业向好的必然结果。

  继美系、丹系各领风骚之后,近两年来,加系和法系强势崛起。2015年,中国进口法系猪2542头,占总数的57%。2016年,中国进口加系猪3738头,占全国进口总数的65%。这样的数据,诚实地记录着养猪业的需求变化。

  以前台系猪由于精肉多、体型好风靡养猪业,现在却倾向于高产、体型大的猪,能长到270-280斤重的猪最受市场欢迎,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大体型(骨架大)的猪长到250斤以后仍有良好的饲料报酬,养殖户可以根据行情去调节出栏体重,行情好的时候可以按230-250斤的体重卖,也可以继续养到300斤留待后市博行情,进可守、退可攻。

  美系、丹系在中国种猪业建立了一定的市场份额,近两年在进口曾祖代猪方面却表现平平,有种猪从业者分析:美系猪骨头大、皮肤粗糙,相比其他品系显得“不好看”,丹系猪有太湖猪基因,生得多、初生重小,在中国的养殖环境里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在选择更多元的现在,种猪市场的取向变化是正常现象。

  从种猪企业的经营、品牌方面考虑,也要在产品层面寻找新的亮点。这跟种猪出口国的宣传推广表现有关,另外国内的引种企业也需要通过新品系带来一些新鲜的“卖点”,才能在国内激烈的种猪市场竞争中生存。

  而交叉持股、联合育种、共享数据库等深度服务,也是种猪市场合作模式上出现的新形态。跨国引种不单把猪引进来,引种企业往往还追求跟国外企业建立后续的合作、交流、引入冻精维持基因更新等。近几年来,法系、加系、丹系等都在深度合作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火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