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养殖技术 > 正文

甲鱼胃肠穿孔白底板病的诊治报告

时间:2020-10-28

  白底板病是1996年来发现的一种疑难鳖病,是目前对鳖的危害最为严重、死亡率最高、治病难度也较大的鳖病。该病按其内部解剖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肝脾型,其典型症状是,体表完好无损,底板呈纸白色,肝脾肿大呈土黄色,失血苍白。肠内有凝血团块。二是胃肠穿孔型:即体表同样完好无损,底板呈纸白色,但其内剖典型症状是胃肠穿孔,多树集中在胃肠交接处。今年3月份福建金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门诊化验室就曾接诊到一例典型的胃肠穿孔型白底板病病例。现就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2001年3月20日,宁德某甲鱼养殖场发现死亡甲鱼与以往不同,以往主要是因背腹甲穿孔引起死亡,一般用土霉素就可控制,而此次死亡甲鱼大多数是底板发白引起,且交配时死亡尤其严重。据介绍发病甲鱼有两种典型症状,一种为红底板,数量较少,未见死亡。另外一种为白底板,发病率高达30%,死亡较多。曾先后使用过病毒灵、二氯海因、氯霉素等。该场水源较好,养殖池水位在60厘米,每天排污换水3厘米~4厘米,2天~3天排换20厘米~30厘米,水为淡黄色,水温30℃。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为降低养殖成本,发病甲鱼前阶段曾改喂过黄花料(发病在投黄花鱼料之后,黄花鱼料每吨3千~5千元,甲鱼料需8千元左右)。平时有喂维生素E、维生素C。

  二、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发病甲鱼先是活动迟钝,身体变厚(雌的较雄的更厚),腹水有多有少,在发现白底板前未发现有肿脖或红脖等现象。送检的5只甲鱼,其中4只甲鱼底板发白,体表无其他典型症状,解剖发现有两只胃肠交接处穿孔,1只胃壁穿孔,均为与肝脏相贴处,且肝脏也有溃疡,1只肠壁溃疡(快穿孔),肠系膜充血。另外1只底板发红,除肝有色淡、腹水较多外,未见胃肠穿孔或溃疡。

  三、实验室检查

  以送检甲鱼的肝、脾、肾、心等部位做细菌培养,经30℃恒温箱培养24小时后在营养琼脂上可见大量黄灰色、水珠样菌落。以纸片法做药敏试验,结果该细菌对福建农大实验兽药厂生产的白底康II(胃肠型)、鳖康素III、庆大霉素呈高敏,氟哌酸、氯霉素、多粘菌素、氨苄青霉素等呈低敏,痢特灵、强力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硫酸新霉素等耐药。

  四、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查初步诊断为胃肠穿孔型白底板病。

  五、防治

  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药敏试验结果,我们对该场发病甲鱼采取了内外结合的防治措施:(1)改投优质新鲜鱼粉配成的饲料。(2)水体使用鳖康素II10ppm全池泼洒一次,之后改用杀毒先锋等消毒剂消毒。(3)口服白底康II(胃肠型)20克/公斤饲料加鳖康素III5克/公斤饲料。

  六、结果与讨论

  该场发病池经上述方法处理一周后死亡基本得到控制。分析该场发生胃肠穿孔型白底板病的原因,主要是该场改换饲料不当引起,该场老板为降低成本,使用的黄花鱼料虽然价格较甲鱼料便宜,(黄花鱼料每吨3千~5千元,甲鱼料需8千元左右),但其质量与新鲜度都较甲鱼料差,且易带入致病菌。因此本病例提示:我们不能只顾降低成本,而忽视其所带来的危害。

  作者单位:福建金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方群兵